书的性别

《21世纪经济报道》读书副刊新设“读城”栏目,请不同城的作者写各城的阅读,应副刊主编李二民邀约,本同学写咱北京城,这是8月4日的文章片断:

书的性别

杜丽

关于书籍、关于读书,我最深刻的记忆是刚工作时回北大去朗润园季羡林先生家组稿的经历。那是我第一次走进这样一位大学者的家,与其说是一个家,不如说是一个小型图书馆——顶天立地的几排书架,不设沙发和座椅,据说是因来访者太多,为防久坐闲谈浪费时间而不得已为之。季先生带我看他的两个书桌,当时他同时在从事着两摊研究:“上午在一张桌子上做一项,下午就转移到另一张桌子上做另一项”。这件事情给我的印象太深刻了、太令我这样一个好学的女青年向往了,所以,在从简陋的studio搬到现在的新家后,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家里设立了两个书桌——一个用来放电脑,一个用来读书。

但是,不幸,去年年底我卷入了那一场持续至今的郭德纲热,喜欢上了传统相声,开始出入旧书肆,由相声开始对地方戏曲也发生了空前的兴趣,一发而不可收拾,痴迷于淘旧书,不得不在饭桌旁边又接出来一张矮方桌,专门摆放这类书,加了个台灯,形成了第三摊——“相声戏曲研究桌”。

谁知,就是这第三张小书桌,给我惹来了一点小麻烦,竟然使我成为了一个不折不扣的说谎者。

事情要从今年春末说起,那是一个平静的夜晚,我一边在小方桌前翻着戏曲旧书,一边开着洗衣机洗衣服,好一幅休闲的读书图,忽然间,家里跳了闸,一部分灯熄灭了,打电话给物业,上来两个工人同学,完全陌生的两个工人同学,当一个在工作的时候,另外一个就坐在戏曲书桌边的小圆凳上,歪着头看书脊,看着看着,噗嗤一乐:“你丈夫这人真有意思。”我疑心自己听错了,斗胆问了一句:“你,你,你认识他?”他并不看我,继续歪着头看书脊,说:“甭管认不认识,你就瞧瞧他看的这些书——《河北梆子简史》、《刘宝瑞单口相声集》、《二人转艺术论集》、《山西省晋剧院院志》、《马少波戏曲改革论集》、《〈朝阳沟〉唱腔选集》……真有意思。”

虽然我很有兴趣问他一句,我一个大活人坐在他面前他凭什么就认定这摊书的主人不是我而是属于一位男同学呢?但是,深夜12点,两个陌生的同学,我还是没让自己的好奇心发展下去,而是定神说道:“嗯,他是个书呆子,专门研究这些个东西,我也拿他没办法。”

两位工人一走,我就将会给人留下“有意思丈夫”的这摞书给换了。 但,事实证明,当一个谎言出现的时候,就意味着一连串谎言的开始。。。

。。。。。

这下我彻底晕眩了:这张桌上究竟该摆放一些什么样的书才会让人觉得我、我这个好学女是这些书真正的主人呢——《跟明星一起瘦身》、《我要小蛮腰》、《看我72变:整形美人大解密》、《瑜伽美人》?我想起了多年前的那次拜访——季先生当年家人都在国外,他和几只爱猫一起生活,我想,一个走进季先生家的工人同学,一定不会对着那些书说:“你家的猫真有意思,还看梵文书”吧,但是,为什么在21世纪的今天,我家里的几本小破书的主人就确定一定以及肯定是属于一位看不见的男同学呢?难道说:书啊,你的性别不是女人?

(2006年8月4日《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