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叫去看花鼓戏。 第一次有机会看这戏种,很是难得,戏是好戏,演员当真是好演员,在地方戏里藏卧着珍贵的身影,在舞台上展露出各自的声腔。 舞美不用说很下力气——其实不必下这么大工本——大戏的气势很足,结构都没有问题,但问题在唱词:有些粗简,有些不文,因为是很现实的题材,唱词里竟时有“傍上富婆”、“离婚痛苦”之类血淋淋的词汇,仿佛是剧作家慌手慌脚,来不及了,从“本埠新闻”里直接抄上去,墨迹未干似的。
忙着玩儿
相见欢
在碟店里见到Leonard Cohn的音乐纪录片 又忍不住拿起来唏嘘摩挲 虽然,在小妖的强荐下,家里已经有囤 但是,分不清是无聊赖的恋物,还是过度粘腻的怀旧
植物们
带了书去艾莉的店看。 没一会儿就饿了。 从隔壁叫了烤串来吃,鸡胗、羊肉、腐竹。 看店里别的同学,都埋首在电脑上, 问有人吃不,都说不饿,只有小妖同学响应。 忽然很好奇艾莉在小天井儿里养的都是些什么植物, 走过去草率地辨认,几乎一样也不认得。 问艾莉,她说有比较珍稀的西番莲,还有柠檬树、柠檬草。 艾草、薄荷、忍冬(金银花)、扶桑、花旗参。。 还有一颗盆栽的8岁大的银杏树——看上去是如此幼齿, 怎么都不像N年后会是那样那样的参天。 当然还有爬山虎,兰草。。 很久了,我不认识植物们 这么熟悉的名字,这么陌生的纹理 这么乍看很熟悉,细察又很陌生的枝枝叶叶
我和
(我和它在1995) (我和它在2006)
暗恋不是桃花源
一大早,看见胖子在MSN上,就友好地跟他说话:胖子。 你才是胖子。他很不友好地回道。 我一愣,怎么,胖子改粗暴路线了? 我早晨向来脾气好,一点没生气,也没多想,继续友好地说:看了你今天说暗恋桃花源。 对方说:你是不是说S胖子啊? 神呐,认错人了,把我的私教小于当成了胖子。 这还了得,赶紧对小于说对不起。 小于同学雅量,说:我说怎么一大早就有人让我自信心受损。 一大早喊胖子的风险指数很高啊。 于是我继续在茫茫人海中寻觅求索,找到了真的胖子,说:胖子。 胖子说:在。 没错,这才是货真价实的真胖子。 因了这事,胖子连连改名——“喊胖子也要加定语,到底是小于胖子还是史胖子?” “肥胖是一条不归路,正如暗恋是一种桃花源。” 我也赶紧改名:“喊胖子不需要加定语,小于同学与‘胖’字无关。”“肥胖也许是不归路,但暗恋决不是桃花源。”
烦心事
最近有件烦心事很有必要说一说—— 入冬以来,北京的的旧书市场竟然频频惊现1978年版的《铁木前传》,我不得不承认,它们很可能差不多都落入了影武胖子的肥黑魔掌:自他告诉我买到了第一本,不到一个月,已经搞到了四本!! 我疑心这本书正在因这个胖子的青睐在自我繁殖,努力地自我繁殖。 照这样的繁殖速度,我自己收藏的那本会不会因此而贬值呢?
“文化底蕴”
别人都写“个体出租”,他却是“东城个体” 问他是东城哪儿的,却被反问“来北京多少年了” 我答21,他说:“21?那还不够体会老北京的文化底蕴。” 我问那得多少年才能体会他说的那个文化底蕴呢? 他说:知道吗?东城最有文化底蕴 我说:也是,东城文化单位多 他说:“错!是老四合院多,告你吧,宣武、崇文、西城三个区加起来也没有东城的四合院多! 可惜现在拆得太多,把这文化底蕴给破坏了!” 对于我去的地方 他说:那地方不好,没文化底蕴 我没敢说我以前住东城,要不他一定会问为啥要离开一个这么有文化底蕴的地方 去到这么没文化底蕴的地方 唉,这不是第一次了: 出门在外,一不留神就会碰上文化底蕴
外焦里嫩
接一位闺蜜求助电话,说在一个新闻发布会上,迎头碰上情敌 她自己素面朝天,人字胶加T恤仔裤 对方日穿晚礼,烟熏妆、假睫毛、层进式桃色指甲油 武装到后槽牙 她以为自己翻过筋斗下过油锅 谁知,还是外焦里嫩 无法handle,遂置工作于不顾,迅速离开现场 我安慰她说:外焦里嫩也好,起码还有再下油锅的资格证 完全炸焦不就没证了吗
投诉
作为一个拥有很多权利的社会主义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不用说是有过很多次投诉机会和投诉冲动的,但无奈,我这人太懒、脾气没少被损耗,经常是想想罢了,从未付诸行动。 但是,上个星期,陪一位上海来的同学去药店买药,目睹了一次上海同学的维权行为,给了我很多启示:当时,上海同学交款后取药时,在柜台上打开包装,发现盒内说明书和外包装不一致,当场提出异议,要求退货,谁知,收款员是个异常凶蛮中年女,异常凶蛮地拒绝退款。
ZLS小组在接头,HTCZ小组在行动
一迈进这间小便利店,就觉得很港片儿,很有港片儿情节要发生。 果然,迎面过来一个套着颈箍的霍夫曼——身高、体形、表情都很霍夫曼,就连颈箍的肉粉色也像极了霍夫曼在碟中碟3里的假脸:嘿,不是港片儿,是好莱坞大片儿! 我瞥着他看,指东望西地瞥着他看,忍着笑指东望西地瞥着霍夫曼看,等待大片儿情节的到来。霍夫曼迅速进入角色,竖起食指做了个禁声的表情,擦肩而过的万分之一秒,压低嗓门、僵着脖子、指东望西地瞥着我说:“明天,明天就能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