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青春有关的日子》 叶京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4月版 定价:58.00元 卓越当当有售:http://www.joyo.com/detail/product.asp?prodid=bkbk705720&ref=SR&uid=168-8873051-6426617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9304480
读书
烦心事
最近有件烦心事很有必要说一说—— 入冬以来,北京的的旧书市场竟然频频惊现1978年版的《铁木前传》,我不得不承认,它们很可能差不多都落入了影武胖子的肥黑魔掌:自他告诉我买到了第一本,不到一个月,已经搞到了四本!! 我疑心这本书正在因这个胖子的青睐在自我繁殖,努力地自我繁殖。 照这样的繁殖速度,我自己收藏的那本会不会因此而贬值呢?
霍不思来到江湖!
因了美女编辑小蔫的飞针走线,霍不思同学的新书《做戏》已新鲜出炉: (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10月版)
霍不思同学的文章、新书及本同学的序
霍不思同学的新书《做戏》即出,其中《风情万丈》一文载新一期《读库0604》:http://pigu6.yculblog.com/post.1446942.html 本同学为《做戏》所作序言《小小的知情者》之开头: 我小时候曾经和霍不思一起看过戏,当年看戏的情景、所看戏曲的曲目在我早已是很模糊了,但霍不思却都记得分明:当时看戏的情景、看戏时细微的动静、看戏人和演戏人的表情……也许就是在那一刻,戏,这个来自古中国的粉墨魅影,在她小小的心灵里驻扎了下来,开始了彼此经年的友情。我后来也看过一些戏,但始终只是看个热闹,凑个闲趣,在这里不说也罢;至于霍不思后来看了些什么戏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她非常喜欢看戏,非常喜欢。
咳嗽
很多年没咳嗽了 上周,咳嗽大驾光临,一开始还觉得有几分新鲜 很快就咳得蔫头耷脑 赶紧隆重迎驾,把咳嗽好生伺候着 同时喝着三种糖浆,区分着不同的时间段喝 还to 抗 or not to 抗 地吃了抗生素 因为要去藏区,不能把咳嗽也带去 咳嗽期间,大着胆子给霍不思同学的新书做了个序 写得磕磕巴巴、吭吭吃吃—— 这明摆着是佛头著粪的事 八成是病中头脑简单,糊里糊涂就应了下来 等个把月,书出来就把序发上来
关于《船讯》的对话
6月出的书,现在才纷纷听到“真的很好啊”的反馈,在我看来,这不能算是慢热——毕竟,我们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过活,不一定非要像这个时代要求得那么快:读一本376页的书,是需要一些时间和心绪的。 今天在网上,又有同学谈了读后感: ——船讯看完了 ——那个结尾很棒呵 ——是啊 ——我很少有能够完整看完的文艺小说 ——这篇居然看完了,还觉得很是荡气回肠 ——很多地方都写得很好 ——嗯,许多片段,句子,都能触动你 ——313页写他前妻给他鸡蛋做礼物那段,一般作家很难写出来 ——结尾来的尤其奇崛。。。我想找影碟来看 ——别看!没小说好! ——但感觉凯文斯派西未免太好看了点 ——就是 ——扳着指头数数,好莱坞还真找不出这样一个男人
书的性别
《21世纪经济报道》读书副刊新设“读城”栏目,请不同城的作者写各城的阅读,应副刊主编李二民邀约,本同学写咱北京城,这是8月4日的文章片断: 书的性别 杜丽 关于书籍、关于读书,我最深刻的记忆是刚工作时回北大去朗润园季羡林先生家组稿的经历。那是我第一次走进这样一位大学者的家,与其说是一个家,不如说是一个小型图书馆——顶天立地的几排书架,不设沙发和座椅,据说是因来访者太多,为防久坐闲谈浪费时间而不得已为之。季先生带我看他的两个书桌,当时他同时在从事着两摊研究:“上午在一张桌子上做一项,下午就转移到另一张桌子上做另一项”。这件事情给我的印象太深刻了、太令我这样一个好学的女青年向往了,所以,在从简陋的studio搬到现在的新家后,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家里设立了两个书桌——一个用来放电脑,一个用来读书。
“早安!这世上的不公都消除了吗?”
漫画里的玛法达习惯早晨起来先站在床头,对着地球大喊,问:“早安!这世上的不公都消除了吗?” 还用说吗,答案是否定的。 于是她说:“啊?还没有?” 真失望啊,她重新钻进被子,在蒙上头之前,又对着地球说:“那等吃中饭再叫我吧!” 尽管黎以战火蔓延,非洲在饥饿,加拿大污血事件受害者刚获赔偿,广西北海积水,江苏射阳某化工厂爆炸。。。 但,我还是没有以此为睡懒觉的借口,尽管今天是星期六——因为,这世上的不公是很难消除的,而一些工作是必须按时完成的,一些稿子是必须按期交的:玛法达在今天是困难的。
漫长的前戏
听我的推荐,小建同学买了一本《船讯》。 看到封底上《多伦多星报》的评论——“甜蜜而温柔的爱情故事”,小建同学大喜,抱着书跑到海边,坐在沙滩上苦读了一天,却发现,跟他的预期多少有些差距。 他给我打电话投诉,说:“我被戏弄了——我已经看到138页了,可男女主人公还没有上床,他们想让我等到什么时候!?” 我笑了,跟他解释说:这本书写的是慢的爱,很慢很慢,究竟有多慢呢:第62页,男女主人公才单方面相遇;第129页,他才第三次看到她;219页,全书的三分之二处,他们才有少许身体接触;如果你足够耐心,等到332页,才会读到这样的句子:“酒杯叮当作响。黄油在他们的刀子上溶化……最后上了床。”这距全书结束只剩下54页了。
两个司机
傍晚时分,忽然想去布衣书局,拐上两广路,才发现,路已修得面目全非 15分钟的路程,竟然堵了整一小时 但是,对于那些富于耐心的人,上天总是格外眷顾 跟倪姓司机师傅聊天,发现了一个苦大仇深的人——非常苦大,非常仇深 在这1个小时中,他说话的关键词是“辛”和“命”: 他出生于东四12条的辛寺胡同(他念作“辛寺儿”),初中毕业去平谷县王辛庄插队 50年代末60年代初,房管所上门来,要租给他们东直门内大街三间门面房 一间1块5,三间一个月4块5 (他反复强调当时根本没有簋街这个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