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2个月前,S胖子电我,问:周末有空没
想不想来“天桥乐”茶社
听一个叫“郭德纲”的人说相声呢
我心说:S胖子啊S胖子,你我好歹也算是
“跨世纪”的交情了,像我这样一个
“摩女青”(摩登、女性、青年)
的“格调”,你又不是不了解——
闲来看看音乐剧、听听新派昆曲什么的
还差不多,怎么会去听“相声”
这种腐朽没落的东东呢
而且,还是在“天桥”——
旧社会杂耍艺人摆场子卖艺的地方呢
但是,S胖子显然不准备,就此罢休
以后,每隔一个星期,周四中午
就会电我一次。口气逐渐变为:
“求求你,来听郭德纲说相声吧。”
我心说:S胖子,这“郭德纲”
难不成是你家亲戚?还是你欠了他的
赌债?究竟为什么这么捧他的场,还非得
捎带上我这个“摩女青”呢
作为一个“忙女青”,婉拒区区
一次“相声”,还是一件很容易的
事情的:对不起,周末忙,有别的安排。。。
但S胖子算是魔怔了,依然
很执着,很执着地按时电我。由于这执着
“求求你,来听郭德纲说相声”
的游戏,一玩就是两个月——从初秋,到深冬
上个星期,才周三而已,S胖子
又电我,这一次,我再也忍无可忍了
抓起电话来就说:好吧,好吧,我去,我去
我去听“你们家郭德纲”说相声行了吧?!
但是,对于S胖子给我留的两张票
我又犯了难:只要我一跟人提:我有两张
“相声票”,人家就开始顾左右而言他
闺蜜们更是纷纷弃我而去,都号称
周末要“赶急稿”、“加急班”
“吃急饭”、“赴急约”、“逛急街”
靠,这年头,找个人去听“相声”,难道
比找个人去抢银行还要难么?
周日上午,我坐在家里的地板上
把电话本从A翻到Z,打了
10多个电话,也没能找到一个
“志愿者”——“志愿”陪我
去听郭德纲说相声
正当我准备彻底放弃的时候,小学妹
的电话接通了,看来,学姐的威力
还是很起作用的——
S胖子花了两个月做到的事,我竟然
一句话就做到了——小学妹说:好吧,师姐
反正我下午也没什么事可做,就跟你
去听郭德纲说相声吧
放下电话,我觉得十分自责:作为学姐
我是不是很有欺负小学妹兼“绑架
观众”的嫌疑呢,如果,郭德纲很令人失望
我是不是要请小学妹吃法国大餐,来
补救呢,于是,出门前,我又回去拿上了我家里
全部的钱钱和卡卡,以备不测。。。
到了“天桥乐”,见到了S胖子,还没等
看门口的“水牌”,他就说:很抱歉,郭德纲
今天带着徒弟去电视台了。但是,别的人,我
向你们保证,也是很棒,很棒的
否则,不会要预先订票的……
我和小学妹将信将疑地跟着他走了进去
Wow,这地界可真够“解放前”啊
楼下是闹哄哄一个大场子,楼上
是很“旧社会”的包厢——观众竟然80%
都是年轻人——很惭愧,我在这里
顶多也只能算是个“老摩青”而已,他们个个
似乎都比我更“摩”,更“青”
还更“白”(白领)
嗑着瓜子,喝着茶水,围着方桌,
相声开始了,上来暖场的一个唤做王月波
的男孩,就把我震住了。接下来出场的
也都是一些19、20、30的年轻人
我承认,我被深深感动了——这些年轻的
演员,继承的是都是老一辈艺人
的那样一种气度和风范
我一边笑得差点晕倒,一边
被深深打动,心说:这要是听郭德纲
本人说,我还不得笑到哭啊
以下是这几个可敬的年青演员的
朴素的名字:王月波、李云杰、孔云龙
刘云飞、高峰、曹云金。图片请见何勿思博客
顺便说一句,郭德纲本人
今年也不过才,32岁
回家后,我惊讶地发现,只是听了一次
“天桥乐”的相声,我自己竟然也快变成
S胖子啦,逢人就说:求求你们,去“天桥乐”茶社
听郭德纲们说相声吧
在此,本人严重声明:郭德纲他不是我家亲戚,我也
不欠他的钱,我甚至连他的影子都还没见到过
但是:求求你们,去听郭德纲说相声吧
票价很谦虚,只有20块而已,保证胜过,看
1万场《无极》。真的,骗你是小狗
PS. 严重谢谢S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