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面馆的信仰

昨晚,和电视兽一家去人艺看演出,散场后到大厅边上的戏剧书店买了几本书,竟然很稀罕地盖上了久违的红泥印章,很是意外了一下子。

抱着盖有“北京人艺戏剧书店购书纪念”的红色印章的书出来,听我的倡议,往南走了百多米,去大鹁鸽胡同口的小拉面馆吃面。

已是晚上10:30,店里没有什么顾客,几个男服务生在吃西红柿炒蛋,其中,眼睛最灵活的那一个凑在门口收银台(兼卖咸鸭蛋)上,和女收银员窃窃私语。

这家小拉面馆,能在今天生存下来,并且在被拆迁后,又能在距原址不远的涵芬楼书店旁边重建新店,让老顾客还能觅到芳踪,不能不说是一个小小的奇迹。

它的历史,和我来北京的时间一样,21年。

21年前,在B大读书时,多次和同学乘坐332路公车,到动物园倒103路电车,去美术观看展览,或是去王府井买书,去广场看放风筝~~~时常路过这家小店(旧址在美术馆路口南面),逗留片刻,吃碗面。

21年天翻地覆地过去了,拉面的价格虽也地覆天翻,但还是很平实——我们三个人,三碗面,外加一碟牛肉,总共16元。问他们几点打烊,答:24小时营业。

一家小拉面馆,在这个分秒必争的时代,竟然能够坚持21年,不由得我不相信:理想尚有可为,信仰尚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