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

你买上票没?

下午5:00,正在家里时空穿梭,忽听电视里传出“郭德纲”三个字。 奔到电视前,天桥乐狭窄的入口,很长的队伍,按号叫着进去买票。 在队伍里看到一张圆嘟嘟的脸,跟其他模糊的脸不太一样:第六感告诉我,这应该就是1月12日解放军歌剧院郭德纲专场那天一面之缘的那个女孩。

“当年颇似寻常人”——看安徽卫视里的郭德纲

2月18日,星期六。晚上在家看电视,终于看到了传说中郭德纲担任嘉宾的那档安徽卫视的娱乐节目:这一期的主角是林志颖,一个在青春期就已经名满东南亚的年轻孩子。 郭德纲担任的是个类似于“捧哏”的滑稽角色。他坐在那里,像个关公——但却是个关公庙里的关公:从衣着到神态,都和现场氛围、和其他嘉宾不搭界:有他没他都开场。 但是,他很敬业,并无敷衍,十分配合,那感觉,就像是一个打入敌人内部的共产党员。在他大热的今天看到这档节目,不免让人有些恍惚,有些晕眩,有些诧异……

生活小结

周末在家,把网站要求的“文章标签”分了一下类,共计四类: 1.抽空儿忙。(这类最多,算是没有辜负“忙女青”的称号) 2.忙着玩儿。(这类次之,也算是没有辜负生活——甜蜜的生活的厚爱) 3.读剩闲书。(近日读的都是来自潘家园和布衣书局的张寿臣口述相声集、刘宝瑞口述相声集、罗荣寿相声表演漫谈、侯宝林自传。。。既“剩”且“闲”,惭愧) 4.论郭德纲。(这类最少,才六篇,继续努力) 忙女青对这个生活小结非常满意,想,要是那间老外教国语的春田花花幼稚园的陈老师看到这份结结实实的生活小结,一定也会说:忙女青,你终于找到了生命的真谛(请用给麦兜配音的林宇航小朋友的声音念出) 。    

罗丹论郭德纲

周末无事,在家晒着小太阳翻看葛赛尔记述的《罗丹艺术论》(1978年人美社版,沈琪译,吴作人校 定价0.58元),无意中看到几段文字。 噢~~~(请用春田花花同学会中麦兜的腔调念出),原来,早在1917年,整整89年前,罗丹就已经对郭德纲的境况作出了预言——这件事并不难理解,真正伟大的艺术家都是人类的先知嘛(也请用春田花花同学会中麦兜的腔调念出)。 忙女青相信,罗丹也预言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可能,忙女青因此而受到鼓舞。 罗丹的预言如下:

餐风冒雪听郭德纲

自从去年耶诞日在“天桥乐”茶社见到 郭德纲的真人、正式成为 一名“女钢丝”之后,本“摩女青”就 培养了一些新的生活习惯 第一个当然是每个周末下午出入“天桥乐” (至于俺在“天桥乐”的种种异闻奇遇 且听另回分解吧。。。) 第二个:只要在家,电视、电脑、收音机 三机同开,一个都不能少 第三:一上出租车就做采访: “师傅,您听郭德纲吗?” “您知道天桥乐吗?”“您。。。”

耶诞日,我们去听相声

上回说到,在被S胖子连续电了2个月之后 本“忙女青”招架不住,情急之下 “绑架”了小学妹去听郭德纲说相声,结果 还是没能见到郭德纲本人 但是,接下来的一周里,北京的出租司机们 给我上了很多堂“郭德纲、于谦”课,尤其是 “大宝”公司的“李建国”司机,那叫一个 “铁粉钢丝” 啊,连郭德纲 他媳妇儿,是唱什么弦子的都门儿清门儿清的。。。

“求求你,来听郭德纲说相声吧”

大约2个月前,S胖子电我,问:周末有空没 想不想来“天桥乐”茶社 听一个叫“郭德纲”的人说相声呢 我心说:S胖子啊S胖子,你我好歹也算是 “跨世纪”的交情了,像我这样一个 “摩女青”(摩登、女性、青年) 的“格调”,你又不是不了解—— 闲来看看音乐剧、听听新派昆曲什么的 还差不多,怎么会去听“相声” 这种腐朽没落的东东呢 而且,还是在“天桥”—— 旧社会杂耍艺人摆场子卖艺的地方呢